近年,内蒙古大唐国际呼和浩特铝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唐呼铝电”),将“红色基因”融入绿色转型血脉,以“党旗红”将新发展理念与创新文化注入转型实践,推动企业全面深化改革,以经营实绩、组织效能、发展质量检验党建成色,创新打造“绿色转型 铝电盈利”党建品牌。
品牌引领,激活高质量发展“红色动能”
党建“软实力”,发展“硬支撑”。作为中国大唐旗下唯一的一家集“发电—冶金—供热—供汽”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大唐呼铝电以党建品牌为引领,坚定扛好国资央企政治责任,每年向地方纳税近3亿元,累计为地方解决当地就业人口2000多人次,依托自身产能优势吸引3家铝加工企业入驻托克托经济开发区,为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党建品牌必须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必须与企业发展深度耦合。”公司党委书记韩国宏表示,“当绿色理念成为每个员工的行动自觉,党建引领就能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动力分厂整流机组检修现场,“党员人人查隐患,岗区联动保安全”的标语十分醒目,在这里,“党建+安全”的管理模式早已深入人心。该公司以党建引领促安全生产,“一岗位一清单”全覆盖“大安全”领域,“五落实五到位”确保生产经营依法合规,“岗区队日网”协调联动,真正实现安全生产可控、在控。
“公司通过构建制度体系、创新党建载体、深化价值创造”等系列措施,将党建工作系统化融入企业治理全链条。”公司副总经理张爱军介绍道。在党建品牌带动引领下,该公司实施“燃料+市场”动态调运模式,采取燃料“少买勤买”“经济库存”策略,大幅降低采购成本;创新构建“铝液为主、铝锭为辅”的弹性销售体系,与核心客户建立价格联动机制,在保障长单稳定性的同时,促进产品议价能力不断提升;财务费用压降采用“压降存量借款规模”和“推进利率置换、下调工作”双轮驱动策略,财务费用实现大幅节约。
绿电铝销售实现零突破,全员业绩考核率达到100%,五年来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59.43亿元……一系列举措,凝聚成一组组稳中有进的数据,一个个硬核关键词,印证了党建引领促发展的良好循环。
大唐呼和浩特铝电公司动力党支部开展“创岗建区”活动。
两变双融,构建攻坚克难“先锋矩阵”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大唐呼铝电以“党旗红”保障“业绩红”,擦亮“品牌红”,打造“两变双融”作战体系,推动难点变亮点、不可能变可能,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双融双促”。
如何实现降本增效与构建成本领先优势,始终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命题和关键挑战,该公司管理三党支部构建“党建引领—流程再造—价值创造”的良性循环,抓住氧化铝、阳极炭块市场下行低价时点,在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内部首次开展竞价采购,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党员攻关团队“阳极炭块竞价采购在大唐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的创新经验,荣获2024年度电力行业物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一级典型案例”,让“难以突破的管理桎梏”变为“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切实可能。
解决民生问题是重中之重。大唐呼铝电在破解民生供热难题中实施“党建引领+”项目攻关“五步法”,募集党员队伍中各个领域的“行家里手”组建党员突击队,克服技术改造工程量大、运行保障复杂、人员管理协调难等诸多难题,历经50余天日夜施工奋战,高标准完成机组供热改造,让县域居民温暖过冬,把供热难点变成民生亮点。
绿色变革,锻造铝电协同“创新引擎”
开创集团公司“四新首台套”,创新应用“直流微电网”,“可再生能源替代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并网发电”既定目标……亮丽标签背后,凝结了无数党员干部职工的殷切付出。
在距离公司29公里处的360MW集中式光伏项目建设现场,新能源工程组临时党支部设立“揭榜挂帅”项目,党员们坚持“四优工程”建设目标带头冲锋,以183天的攻坚之势,将360兆瓦光伏项目从基建蓝图化作全容量并网的现实。
“新能源项目的成功并网,真正让‘绿电炼绿铝’成为现实。”参与新能源项目建设的党员骨干王富民自豪地说,“半径30公里内有自备光伏,半径5公里内就地消纳80%铝液,这种家门口发电、家门口产销的模式,大幅降低消耗和物流成本。”
360兆瓦光伏项目现已全容量并网发电,预计年发电量7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17万吨,减少碳排放量47万吨。同时,厂内14.72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集团公司内部首次采用直流微网设备直供电解直流系统技术,创新应用“四新、首台套”全过程管理,每月创效约50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党员攻坚团队结合企业实际,建立新能源电量消纳多方联动协同模式,依托源荷互动智能管控平台,实现电解铝生产、新能源和火电机组协调调度,全力消纳新能源光伏电量,确保生产用电稳定与经济性平衡。
站在新的起点,大唐呼铝电正以创新之姿挺立潮头,用数字化赋能智慧党建,以“绿色转型 铝电盈利”党建品牌为引领,持续书写党建领航高质量发展的亮丽答卷。
来源: